10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莫斯科出席第三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时指出,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是当务之急。他明确提出,要提升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特别要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监管;而且,他提出了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新的路线图,那就是,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设,努力发挥多种货币的作用,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温总理和普京总理在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上一起发出了这一呼吁,要求发挥多国货币的作用。普京在讲话中表示,以美元为主的贸易体系出现了故障,建议网上贸易结算体系应该用本国货币进行计算。在此之前,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茹科夫已经发出俄中贸易不再以美元进行结算的呼吁。
最近一段时间,建设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发挥多国货币的作用,事实上在全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呼吁和实践。从今年10月初起,巴西和阿根廷双边贸易允许使用两国货币支付结算,而非美元结算;乌拉圭和巴拉圭可能紧随其后。中日韩和东盟十国在此次亚欧首脑会议召开前夕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已决定在“10+3”的框架下建立总额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同时成立一个区域性监管机构。
从这些动向和温家宝总理在莫斯科的讲话中可以清晰看出,将人民币打造为国际通用货币,使之成为未来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极,已经成为中国政府考虑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政策选择。这一发展意味着中国金融制度特别是汇率制度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如崔之元所指出,中国将做出一个新的“三中择二”选择,即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流动性这三个不可兼得的政策目标中,将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个“三中择二”,以及目前事实上逐步采用的另一个“三中择二”:“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 ”,走向第三种“三中择二”,即“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放弃“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稳妥地走向浮动汇率制。这也是将人民币打造为国际通用货币的必由之路。
这一转变将走出重新确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一步,具有极为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因为这将在全球体系中确立中国的货币主权,重新确定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的位置,让中国从一种依附性的经济体系中“脱钩”(出自著名世界体系理论家阿明)。根据阿明的看法,如果“不发达国家”要获得“发展”,他们就必须更加独立,并以自足为方向整合他们的经济活动。这意味着建立以满足自己的内部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也就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目前中国刺激内需和推动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的政策,选择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