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变化让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首次出现了争议
证券时报记者 贾 壮
身在澳大利亚悉尼的中国留学生小张最近庆幸不已,因为他早在半年以前就将手中的大量澳元换回人民币,避免了高达40%的汇兑损失。小张在国内的朋友小刘则非常郁闷,他听信银行理财专员的一面之词,购买的澳元外汇理财产品至今已损失了30%,好在父亲的外贸企业三个月前就将结算货币由欧元换成了美元,所以近几个月来的汇兑损失明显缩小。
中国人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当中,国际货币的币值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越来越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中,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起大落,如何在这种大幅波动当中规避风险、寻求商机,成为投资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编者
主要货币汇率七上八下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多数西方发达国家都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的好处是弹性较大,中央银行不必为了固定汇率而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可以腾出手来执行较为灵活的货币政策,从而保持经济的内外平衡。
美元、欧元和日元因为各自的实体经济强大而成为国际三大货币,美元又因为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而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和主要的结算货币。在世界经济没有严重失衡之前,主要货币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其他挂钩美元的国家也都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速度。然而,由于美国滥用了货币发行权,国际经济的失衡日趋恶化,汇率波动成为近几年来的常态。
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各国的经济相对实力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汇率的变动相应就会更加剧烈。首先是美元的探底回升迹象明显,在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美国独自吞下自己造成的恶果,美元走势一路下行,而在危机开始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的时候,美国经济变得不是那么悲观,美元汇率又开始走向强势。近两个月来,美元是最为坚挺的货币之一,美元的坚挺直接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的破裂。
欧元诞生之后遭遇了诸多质疑,外界对其生存发展存在疑虑,但是欧元伴随着欧元区经济的全面复苏而不断走强,打消了外界的疑虑。特别是在美元不断走低时期,欧元的汇率表现非常坚挺,其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权重不断上升,在国际贸易的结算中也有相当比例,欧元大有取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态势。遗憾的是,次贷危机爆发并及时传导到欧洲,欧洲再也无法独善于美国之外,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的影响丝毫不亚于美国,欧元对美元汇率在二季度以来出现了高达20%的跌幅,这在以往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