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月金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维持了60年的垄断地位之后,目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美元的霸权地位不会很快消失,但它会在区域性货币崛起的同时,慢慢失去昔日的光辉。
崛起之路阻力重重
区域性货币的崛起首先要面对美元的阻力,“美国不愿意放弃美元霸权,它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在美元的升升贬贬中,世界财富大量流向美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对本报记者说。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不会有很大的即时作用,也不会有太大的结果,但未来意义重大。美元霸权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区域性货币的崛起要面对如何和美元协调的问题,完全摆脱美元是不可能的。”
区域性货币的崛起是各方协调的结果,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说:“美元的霸权导致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肯定要改变,但是怎么改,怎样重组货币体系,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拿出非常明确的方案,呼声很高,但行动还有待进一步协调。”
因此,“短期内改变美元格局是不可能的,目前美元还在走强,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还没有遭到实质性的破坏。是美国而不是美元导致了金融危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对本报记者说。
历史上欧元的诞生正是抗衡美元霸权的一种尝试,但是目前的金融危机也使欧元区国家难以幸免,在区域性货币化的道路上缺少了可借鉴的经验,也制约了区域性货币的发展。
有分析认为,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元不承担责任,风险都落在非关键货币的一些国家身上。关键货币国家存在一个机制,可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嫁危机,而非关键货币国家想摆脱危机也摆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