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01日 09:06
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 ![]() ![]() ![]() ![]() ![]() ![]() |
如果把全球金融危机比作一场大病,那么,这场大病除了暴露金融体系缺陷,也凸显货币体系风险。或许,欧洲现阶段并无真正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意愿,只希望加深自身对美国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影响程度。 |
升也欧元 跌也欧元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去年12月10日在议会下院为经济刺激计划辩护:“我们不仅拯救了世界……”话音未落,即遭在座议员嘲笑。笑声几分钟后平息,布朗更正道,英国政府拯救的是银行业。
在野的英国保守党攻击布朗口误是“弗洛伊德式错误”,暗示他潜意识中期望英国等欧洲国家“分流”美元霸权地位。
随着欧元去年上半年持续走强,“去美元化”呼声渐强。欧元对美元比价达到最高点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等专家发出“从美元转向欧元”的论断。科威特政府5月宣布,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转而与欧元挂钩。俄罗斯和乌克兰实行本国货币与欧元挂钩或部分挂钩。
金融危机全面蔓延后,欧元区经济一体化构成吸引力。面临“国家破产”的冰岛一度把加入欧元区视为救赎之道,英国也一度讨论过加入欧元区。
以“美国搞砸了一切”为注脚,欧洲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游说努力。
德国政府公开呼吁建立世界金融新秩序。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和财政部长佩尔·施泰因布吕克去年10月访问东亚和中东,强调巴西、印度、中国以及土耳其和中东国家加入是建立新秩序的前提。德国外交政策网站10月30日题为《从美元到欧元》的文章说,柏林有意争取盟友,提高自身国际地位,限制美元霸权。
不过,欧洲国家金融形势骤然恶化和救市思路不统一削弱了欧元的竞争力。
爱尔兰去年9月底宣布对本国金融机构存款实施全额保护,引发英国批评和欧洲其他国家连锁反应。欧洲各国尽管高级别会晤频率明显增高,却迟迟没有出台步调一致的救市计划。
首届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去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一星期前,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为协调内部立场举行特别峰会。这是欧盟去年下半年第5次峰会。德国《焦点》周刊戏称“欧盟有望创下峰会次数最多纪录”。
高级别会晤未促成立场一致。多轮会议后,欧盟委员去年11月26日出台一项总额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但截至年底,欧盟成员国未就具体出资数额等事项达成一致。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公开抵制泛欧经济刺激计划,称本国32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已经足够。
德国与英国发生口舌之争。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去年12月初称布朗政策是“粗劣的凯恩斯主义”,批评英国打算采取降低增值税的措施。他说,由此“导致高水平负债,将需要整整一代人努力工作加以偿还”。
金融危机全面登陆欧洲、英国等不少欧洲国家的银行“触礁”之时,欧盟内部争执还在持续。安全感缺失,推动欧元对美元比价去年7月以后数月内持续下跌。
相关专题: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