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23日 06:4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中 小】
由于使用渠道不畅通,硬币遇到了难以支付的尴尬,致使不少市民不得不将硬币当成了“收藏品”,目前全套硬分币售价已从前几年的1,000元上涨到5,000元以上,而且还呈继续上涨趋势。
据西宁晚报6月22日介绍,“在外地,乘坐公交车、在自动售货机购买食品、打公用电话等都是使用硬币,可回到西宁才发现硬币花不出去。”日前,从上海回西宁探亲的小马在使用硬币遭到拒绝后颇感无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硬币支付却遇到了难以支付的尴尬,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硬币怎么也“硬”不起来。
硬币成了市民另类“收藏品”
几天前,从上海回到西宁探亲的小马在水井巷购买小饰物时,商家以“硬币不方便流通”为由,拒绝了她的一元面值硬币。据介绍,上海的地铁站、电话亭等需要硬币的商业场所均设有硬币兑换点,加之当地人感觉用硬币比用纸币干净,所以,久而久之就养成多用硬币的习惯。
经过调查后,发现商家拒收硬币在西宁已绝非个例。据报道,曾有一位市民在农村使用一元硬币购买香烟时,被多家商店拒收;还有一位市民在商业巷使用分币购买商品时,商家以“分币不再流通”为由拒收。
“分币早已退出流通领域,一元硬币也不方便使用,因此,我们通常不收硬币。”一位商家表示。由于商家拒收硬币、存入银行要收取手续费等原因,致使不少市民不得不将硬币当成了“收藏品”。
一元硬币连续三年“零投放”
“分币仍是流通货币,更不用说一元面值的硬币了。”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货金处工作人员表示。据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币使用领域不断缩小,使用数量越来越少,在货币流通中的作用逐渐减弱。自2003年7月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就对分币采取只进不出的政策,从此,分币逐渐远离了老百姓的生活。
相关链接: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