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25日 07:34 来源: 华夏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记者 贺江兵 钱秋君 北京报道
美国金融机构二季报纷纷出炉,作为商业银行的美国银行、花旗集团,投行高盛和摩根大通(综合性银行),都扮演着勇敢者的角色。
而美银、花旗二季报中的盈利得益于出售资产,除去此部分,分别亏损达58.8亿美元以及24.2亿美元。除去资产出售所得,那么两家银行不得不以亏损的数据显现在二季报中。它们还各自握有美国政府45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以抵抗未来的损失。
摩根大通刚刚在上月归还了政府250亿美元救助资金,其27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还创造了单季历史新纪录。高盛同样归还了政府100亿美元救助资金。
由此看来,“投行已走出金融危机阴影重新归来”、“投行快于商业银行率先复苏”已成现实。
不过,曾任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的谢国忠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投行收入增加是企业补充股本增加,贷款减少是企业扩张需求减少,危机正在加深。
美商行“似盈实亏”
投行业绩更胜一筹之解
其中,两家挣扎于困境中的银行巨头美银、花旗于7月17日揭晓了看似体面的二季度盈利数字——分别为32.2亿美元和42.8亿美元。但这一结果最终得益于出售资产和税收优惠而得来。
美银出售它的商户处理业务和部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从而挣得91亿美元。同样花旗将其经纪业务部门分拆出来,得到税后约67亿美元进账。如果去除资产出售所得,美银、花旗分别将亏损58.8亿美元以及24.2亿美元。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