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26日 02:11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字体:大 中 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
适度规模的资产价格上涨加上实体经济的强劲复苏,可以使资本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从前期的流动性推动,经过一定的震荡之后,转向经济复苏带来的估值推动。
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格局基本确立
上海证券报:目前,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一直有U型、V型等之争,您的观点是什么?
巴曙松:从1-7月份的经济增长趋势看,中国经济已走出V字型反转,这显示已有的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开始产生积极效果。
目前的统计数据公布的基本是同比指标,实际上如果用环比指标看,二季度的环比增长折算为年率约17%,显示出未来的三四季度的增长依然强劲。2010年一季度GDP的增长可能会超过10%。
从全球的经济状况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格局应当基本可以确立。如果像格林斯潘说的那样,美国经济在2009年7月份是最坏的时期,那么中国经济应当是2008年11月份左右是最坏时期,中国经济提前美国8-9个月触底。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经过这一轮的经济刺激政策,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复苏快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各个地方的经济增长格局看,地方政府通过金融危机时期资源价格较低的时期加大城市化的进程,已经成为我国应对危机的一个增长亮点。
因此,从全年经济发展态势看,将走出前底后高的态势。全年GDP增长有望实现年初预定的8%的目标。全年V字型反转没有疑问。
上海证券报:您认为下一步要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巴曙松:总体来说,目前可以说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政策效果的整固期,下一步的政策重点应当强调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从政府主导的需求,转换到市场驱动的需求;在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存在结构性调整的空间,例如对高负债比率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重新迅速增长的国际收支顺差、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何时平稳退出、产能过剩的消化问题等。
温和通胀预期有助经济复苏
上海证券报:目前CPI和PPI的最新数据仍然位于负增长的区间,您认为经济发展最应该关注的是通胀还是通缩?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