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汇评(1-21):美元惯性贬值 人民币需警惕

  本周外汇市场略显基本稳定态势,方向性转折并未出现,美元贬值的惯性难以扭转,时机十分重要。一周美元指数稳定在90点水平,区间窄幅在50-60点左右,第一这种驾驭控制十分不易,第二这种趋势难以维系,强弩之弓转折在即。其中欧元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1.22美元,期间有过1.21美元的回调,但难以坚守。英镑兑美元汇率则从1.37美元上升到1.38美元,向上趋势有所加强。瑞郎兑美元汇率在0.95-0.96瑞郎之间迂回,方向并不明朗。日元兑美元汇率在110-111日元之间波动,方向并不清晰。加元兑美元汇率保持1.24加元的稳定,波动性十分有限。澳元兑美元汇率在0.79美元稳定,期间有突破0.80美元表现,但难以持续。新西兰元兑美元汇率与澳元走势一样,主要集中0.72美元线上,有过0.73美元表现。我国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加强,并且离岸市场突破6.40美元,这种走势的正常与否十分明显,升值过快、过大的潜在风险与忧虑进一步上升,令人担忧与恐慌。

  一周主要货币表现如下:

  1、汇率紧盯政治,美元维持低位——本周美元指数表现下跌超出笔者预期,但汇率贬值有限且最终收涨,预示短期美元指数有望回调。观察一周价格指标,美元指数周一收盘价报90.4530点,周五收盘价报90.6640点,整体小幅上涨0.23%;周内震荡区间位于90.1040-91.0080点,振幅0.99%。周内的美元指数再次受到美国政治风险增加的影响,进而价格位于低位徘徊。其一,虽然17日白宫再次通过临时拨款法案,让政府维持支出到2月16日并避免政府关门,但在有关移民的问题上,民主党和共和党存在分歧。其二,美国突然出现监视现任政府官员的备忘录令美国政界产生恐慌,由于该备忘录内容涉及人群较为敏感,进而或导致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的高级官员被撤职,以及“通俄门”特别检察官穆勒调查的结束。加之本周经济数据的表现并未支撑美元,最新公布的美国密西根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下跌至 94.4,为6个月以来新低,低于预期的97。

  下周五美国方面即将迎来重要的2017年第四季度GDP初值数据,同日美国12月耐用品订单数据也即将公布,预计经济数据将会成为美元回调的主要依据。从技术面来看,美元近期的下行动能与空间不足,短时间跌破90点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因此,笔者保持短期美元指数回调上涨的预期,下周美元指数的区间或位于90.00-92.00点。

  2、欧元强势不减,美元贬值继续——本周欧元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相对高位水准——1.22美元显得稳固,期间有过下行1.21美元的表现,但最终依然稳定住1.22美元。但最终欧元兑美元汇率依然下跌0.3%,价格从1.2261美元到1.2219美元;区间振幅较为狭窄。这与笔者预期略有偏差,欧元强劲所料不及,另外因此欧元兑英镑汇率稳定在0.88欧元基本不变,波动十分狭窄。而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周一收盘报7.8925元,周五收盘报7.8196元,人民币上涨0.93%,震荡区间位于7.8177-7.9348元,振幅1.48%;人民币走势更集中对美元的升值,对欧元汇率难有方向。一周对于欧元影响的经济数据并不多,反之是美元负面因素有所被关切,进而刺激欧元上升正是美元意图,进而欧元升值继续扩大。期间欧元区政治问题的紧张逐渐松弛则是欧元基础性的支持,信心因素远大于经济实际。

  预计下周主要汇率之间的调整十分敏感,尤其是美元贬值是否继续发挥是关键。一方面有美国政府关门的忧虑,但同时解决方案也有所体现,美元贬值理由已经不足,阻力已经严重。加之经济数据的不达预期或拖低美元,但下行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数据或将不利于欧元反弹持续,毕竟欧元区官员已经有所表示欧元上升的担忧。因此预计欧元兑美元汇率或将有下行1.20-1.21美元的可能,但不确定因素很多,而上行趋势将难以奏效。预计欧元兑英镑汇率依然维持目前基本水准,窄幅波动凸显,区间依然在0.88-0.89欧元上下。预计人民币兑欧元汇率或随从美元主线有所反向上升。

  3、经济充满挑战,英镑上涨依旧——本周英镑兑美元汇率仍然强劲上涨,但该国汇率已偏离经济基本面状态,进而与笔者预期出现偏差。跟踪一周英镑兑美元价格指标,周一收盘价报1.3794美元,周五收盘价报1.3857美元,整体上涨0.45%;周内震荡区间位于1.3728-1.3945美元,振幅1.56%。英镑兑人民币汇率方面,周一收盘价报8.8764元,周五收盘价报8.8671元,人民币小幅上涨0.1%;周内震荡区间位于8.8153-8.9689元,振幅1.71%。英镑汇率2018年初以来的上涨似乎与经济完全脱钩。从周内数据表现来看,最新公布的英国12月零售销售较11月下降1.5%,降幅大超预期;此外,英国12月通胀数据由11月份的3.1%下降到3%,同时衡量消费者物价增长的核心指标跌至5个月低点2.5%。尽管数据凸显英国2018年经济充满了挑战,但英镑汇率仍然高涨。这一方面是来自于市场对于英国脱欧乐观的预期仍未消退,尽管欧盟对于英国脱欧后过渡协议所持的立场开始变得更为强硬;另一方面是美元2018年开局依旧表现低迷,欧元则表现抢眼,进而英镑只能被动跟随美元与欧元表现上涨。

  下周即将迎来英国第四季度GDP初值,预计将表现疲弱,进一步突出经济所面临的压力。此外,下周美国的经济数据或将成为美元的提振要素,进而打压英镑汇率。加之,技术面上,美元将要出现回调的趋势,进而带动英镑下跌。因此,综合判断,预计下周的英镑兑美元汇率或将震荡,目标区间看向1.3850-1.3950美元;英镑兑人民币方面,预计英镑与人民币汇率均有贬值压力,进而带动该货币对进一步小幅下跌。

  4、人民币超额升,对瑞影响甚微——本周美元兑瑞郎汇率开盘价0.9680瑞郎,收盘价0.9628瑞郎,下跌0.54%,震荡区间在0.9536-0.9685瑞郎,振幅为1.56%;欧元兑瑞郎汇率开盘价1.1799瑞郎,收盘价1.1777瑞郎, 下跌0.19%,震荡区间在1.1712-1.1833,振幅为1.03%。瑞郎兑人民币汇率走势稳定,本周开盘价6.6684元,收盘价6.6514元,震荡区间在6.6654-6.7003元。瑞郎本周表现为中性货币属性,基本保持稳定,市场焦点在于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集中在美国政府面临停摆危机,欧洲市场出现下滑原因是德国分裂危机,人民币在美元在作用力下出现超预期升值,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对瑞郎的影响依旧甚微。

  下周与瑞郎相关重点在于欧洲央行的讲话,评估市场前景,预计欧元向好,美元贬值,瑞郎在此保持稳定,美瑞预测区间在0.9550-0.9700瑞郎间;欧瑞预测区间在1.1700-1.1800瑞郎,人民币兑瑞郎预测区间在6.6600-6.6700元间。

  5、外因主导价格,加元由涨转跌——本周加元兑美元汇率整体呈震荡中下跌态势。一周价格指标由周一收盘价1.2428加元小幅下跌至周五收盘价1.2489加元,整体下跌0.49%;周内震荡区间位于1.2363-1.2541加元,振幅为1.41%。此外,加元兑人民币汇率方面,周一收盘价为5.1774元,周五收盘为5.1221元,人民币上涨1.06%。而分析周内加元兑美元汇率在震荡中下跌的原因与笔者之前的预测略有偏差,周内导致加元兑美元下行的实际原因多来源于外部。本周加拿大央行进行了年内的第一次议息会议,不出意料,加元完成新年伊始的第一次加息,其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25%;然而较为鸽派的论调及市场对加元加息的提前消化,两方面共同阻碍了加元强力上行,但未来加元涨势尚存。本周加元兑美元最终走向下行的原因多源于原油期货价格的下跌。在周内OPEC公布的月报中显示,2018年非OPEC产油国产量预期已被上调,加之页岩油不断增产,未来共同冲击国际石油价格周内出现回落。虽公布的EIA数据中原油库存继续减少,但也并未改变原油期货的下行势头。加元也受到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从而整体出现了小幅下跌。

  下周加拿大将公布11月零售销售数据及12月CPI数据等。近期加拿大经济利好或将持续,加之美联储方面或将继续收紧政策都将给加元提供上行支撑。因此笔者预测加元兑美元下周将在震荡中上行,区间或在1.2350-1.2500加元之间。

  6、澳元继续升值,逼近千点关口——本周澳元兑美元汇率由0.7910美元升至0.7990美元,上涨80个点,上涨1.01%,连续第6周个上涨,自12月11日起已经上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可以理解为自2017年9月下跌后的回补性上涨。本周最高点已经高值0.8000美元以上,达0.8040美元。其实本周的上涨基本是由于美元指数的下跌,美元指数本周下跌0.26%,跌至90点关口附近,跌破2016年5月的下限值,目前成为2年内的最低点,下方已经没有明确的阻力位。澳元兑人民币方面,周一收盘报5.1210元,周五收盘报5.1128元,人民币小幅上涨0.16%;震荡区间位于5.0927-5.1606元,振幅1.32%。周内公布的澳大利亚12月就业人口增幅超越预期,追平史上最长月度连增纪录。不过失业率因有更多人找工作而小幅上升,薪资及通胀上涨也遇到阻力。澳大利亚统计局公布,12月经季节调整后就业人口增加3.47万人,路透调查预估为增加9,000人。在11月就业人口大增6.36万人之后,12月仍然大增令人非常意外。美国国会共和党人周四忙着搜罗各方对一项临时延长拨款议案的支持,以免政府运作尴尬停摆。此前,特朗普总统对该项临时拨款议案给出令人混淆的讯号。由两党立场来看,周四仍无法明确判断国会能否避免联邦政府在本周末关停。政府目前正在依靠10月1日开始的2018财年以来第三份拨款法案维持运转。众议院议长莱恩与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表示,对于众议院周四稍晚批准拨款至2月16日感到乐观。美国12月住宅建设降幅超预期,进而成为一年多来最大降幅,很可能因为上月末气温低于正常水平,这阻碍了独栋屋建设。在劳动力市场收紧的背景下,房屋开工大幅下降可能只是暂时的。周四发布的其它数据显示,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45年低位。

  在美元唱空声音响彻云霄之际,市场上传来另一种声音。随着美联储渐进地收紧货币政策,国际市场上的美元供应将不断减少,供需状况的变化有望支撑美元,而且现在美国的税收政策应该是美元回到美国国内,美元在非美市场应该升值,目前短期内美元的走势并不正常。

  7、连续上涨新高,关注美元反转——本周新西兰元兑美元开盘价报0.7254美元,收盘价报0.7282美元,最高价报0.7331美元,最低价报0.7236美元,较上周收盘价上涨0.55%,连续6周上涨,这创下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连涨时长记录,并突破2017年9月22日以来0.7300美元的高点。本周新西兰元大体在0.7250上方震荡。新西兰元的涨势仍然得益于美元指数的下滑,由于对美国政府停摆的忧虑,美元指数徘徊在2015年初以来的低点,并创下2015年5月份以来的最长连续周下跌趋势。本周人民币对新西兰元波动中小幅升值,开盘报4.6756元,收盘报4.6682元,最高报4.6958元,最低报4.6626元,当周人民币升值0.64%,这反映出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要高出新西兰元,其中一方面我国经济基本面仍然向好,总供需更加平衡,内生增长动力增强,这都支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稳定地位,另一方面报价银行调整模型中逆周期因子恢复至中性,或也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2017年新西兰政府更迭后,新西兰商业信心指数有所下滑,但随着新政策的陆续出台,近期的经济稳定性有所增强,商业信心指数有望继续持续复苏。预测近期新西兰元兑美元仍将乐观,但需要关注美元技术上跌势放缓对新西兰元带来的负面影响,下周新西兰元兑美元报价区间为0.7200-0.7350美元。

  8、地缘政治影响,区间小幅波动——本周日元兑美元汇率开盘报110.61日元,收于110.76日元,整体走势呈小幅下跌,跌幅0.13%,震荡区间位于111.48-110.18日元,震幅1.16%。实际走势与笔者上周预测有所偏差,日元贬值并未达到预期,反之升值继续,其中美元贬值是关键影响。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开盘报5.8162元,周五收于5.7758元,震荡区间位于5.8435-5.7758元,震幅1.15%。本周日元兑美元走势基本在110-111日元的区间震荡,没有大幅度的波动,原因在于地缘政治风险不利于美元的上涨,加之本周公布的美国1月密西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不及预期,从而美元走势对日元产生着直接影响。另外,日本政府自2017年6月以来首次提出经济评估,并且公布了月度经济报告。该报告称1月份消费者支出升级,整体经济评估得到升级,这表明日本经济正在以温和的速度复苏。

  日本央行下周即将召开货币政策会议,预计本次会议上日央将继续保持现有货币政策不变,然而黑田东彦在今年4月任期结束,是否会再获任职资格也是外界的猜测。下周预估市场继续延续看涨日元,看空美元,预测下周日元兑美元汇率或在110.50-111.80日元之间。

  9、美元贬值冲击,港元寻求稳定——本周港元兑美元走势较上涨。具体来看,港元兑美元开盘报于7.8237元,收盘于7.8164元,上涨73点,震荡区间7.8149-7.8253元,震幅0.13%。与笔者上周预测基本吻合。港元兑人民币开盘报0.8225元,周末收盘0.8186元,震荡区间0.8259-0.8169元,震幅1.08%,港元兑人民币呈下跌趋势。本周公布的2017年我国GDP数值靓丽,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从而人民币上涨给港元贬值带来一定空间。与此同时,香港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落实设立虚拟银行的措施,警惕流动性风险,持续关注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动向,以确保面对金融危机时不会受到冲击影响。

  香港经济稳定的平衡时期尤为关键,联系汇率制对港币和美元有一个汇率稳定的作用,因此,港元跟随美元走势密不可分,港元汇率依旧维持稳定,预计下周港元兑美元汇率区间为7.80-7.82元。

  10、美元延续弱势,人民币续升值——本周人民币美元连续第5周升值,且升值幅度较大。至收盘人民币突破6.4元整数位;同期美元指数连续第5周向下,本周位于90点附近。具体来看,本周在岸人民币开盘6.4606元,收于6.3989元,本周升值617点,升值幅度0.96%,震荡区间在6.3875-6.4606元,振幅1.13%。离岸人民币开盘报6.4571元,收于6.3960元,升值609点,升值幅度0.94%,震荡区间在6.3836-6.4599元,振幅0.94%。同期美元指数下跌,从90.9125跌至90.6630,跌幅0.23%。本周人民币升值集中在周一、周五,这两日升值过程是由于人民币美元中间价较前一日大幅上调进而引起当天人民币升值。当前人民币参考三因子模型对美元设定中间价。自去年9月份以来,人民币三大篮子货币指数均相对稳定,说明人民币保持一篮子货币稳定相对美元定价。由于人民币篮子与美元指数篮子多有重叠,人民币汇率又表现与美元指数负相关。引入三因素模型也是为了增强人民币对美元的弹性,这也加强了人民币与美元指数的负相关性。参考上日收盘价定价,这一因素对中间价定价能力影响较弱,实需购汇原则下很难形成较强的交易盘。逆周期因子不透明也不便于分析。综上,从最近一段时期的行情可以看到,用美元指数解释人民币走势有较强的解释力。本周行情与我们上周的预测完全一致:上周五公布的欧洲央行12月政策会议记录……偏向鹰派的基调令欧元延续涨势,造成美元指数当日-1.12%下跌。由于这种巨幅的下跌发生在人民币交易盘后,上周五人民币收盘价并没有充分反映这种情况。周一人民币中间价会将这次大跌纳入到考虑之中,因此周一人民币中间价有一个大幅度升值,带动人民币继续维持升值的状态。以欧央行为代表的一些央行官员的态度显示:他们也将寻求结束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而采取的超低、甚至为负的利率政策。这影响到了主权财富基金和央行在内的全球投资者将更多资金配置到其它货币,拖累美元走弱。本周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2017年全年经济增长6.9%,其中第四季度GDP同比增6.8%,略高于市场预期,我国经济增速在经历了连续6年放缓后首度出现回升,经济数据也支持人民币升值。在此基调下,人民币相对美元易升难贬。

  下周虽然人民币继续升值的主基调未变,但是短期人民币有望企稳。美元指数向下、人民币升值的周期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消息层面的效果逐渐释放之后,本周美元指数下跌空间非常有限,企稳调整的需求比较强烈。预计下周人民币汇率总体基调为保持稳定。其中风险因素是美国对华贸易争端,临近美方单方面贸易调查结束,贸易争端的风险正在逐步增大,很可能引起汇率风险。预计下周人民币美元目标区间位于6.3500-6.5000元。

关键词阅读:美元 欧元 英镑 瑞郎 加元 澳元 纽元 日元 港元 人民币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已关注
圈子封面
热聊中:
进入投顾圈子进入投顾圈子
关闭 下载金融界app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