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涨背后]蓝石资管:人民币走强受政策当局引导 未来呈双向波动

摘要
蓝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赵博文认为,人民币汇率仍有一定的升值趋势。但中长期看,无论是国内基本面还是政策面,都不支持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而更多是在一个区间内双向波动。

  金融界网站讯 自17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持续上涨态势,并在近期大幅上涨,再度刷新811汇改后的新高。针对人民币最近大涨的走势,金融界外汇频道推出“顶级机构解读人民币走势及影响”系列点评,邀请行业专家为大家解读人民币上涨的背后的原因。

  点评专家:蓝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 赵博文

  本周二(3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377个基点,报6.2816,为“8.11汇改”以来最高,调升幅度创2017年10月11日以来最大。我们认为,短期内,在部分国内外机构的因升值预期导致的投机交易,以及国内出口企业结汇意愿增强导致的结售汇顺差扩大等因素下,人民币汇率仍有一定的升值趋势。但中长期看,无论是国内基本面还是政策面,都不支持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而更多是在一个区间内双向波动。

  首先,本轮人民币汇率走强,有政策当局主动引导因素。我们用今年以来的美元和人民币走势与去年年初做对比:2017年1-4月,美元指数下跌3.2%,但人民币汇率却依然保持弱势,对美元仅上涨0.7%,而从CFETS人民币指数看,却下跌了2.2%。今年以来,美元指数跌幅已达到3.5%,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却更高,达到了3.8%。即使在今年2月美元指数整体有所反弹的情况下,人民币指数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依然逆势走强。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去年5月,央行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定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并借此主动引导市场,进行预期管理。虽然在今年1月央行已经取消了“逆周期调节因子”,但那时人民币已经走出贬值预期,甚至出现了升值预期,而且大部分机构已经习惯于跟随央行制定的中间价与根据定价机制预测的中间价之差,来揣测政策意图,从而制定交易策略。

  其次,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当前企业结汇意愿较高。我们一直强调,最能代表实体经济对外汇供需的指标是银行代客即期结售汇差额(当月银行代客结售汇扣除银行远期结售汇在当月的履约值)。该数据从17年8月已经转为正数,并一直持续到今年2月。另一个衡量企业结汇意愿的是观察当月结汇数据占银行代客涉外首付款的比例,该比例从去年最低时的57%已上升到当前的66%。说明出口企业拿到销售回款后,会选择很快结汇。与此相对的是进口购汇率大幅走低,从去年初的71%降至65%。

  再次,当前的人民币升值,有较强的基本面因素支撑。2017年GDP增速之所以保持强劲,主要由于出口的大幅增长弥补了投资增速不足的缺口:2017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较2016年底下降了10.1%,但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却从16年底的-6.8%升至9.1%,升幅达到了15.9%。而从去年10月广交会成交数据看,同比上升8.14%,较去年4月上升1.2%,表明2018年上半年出口可能依然较强。而今年2月出口增速大幅上涨已经显现了这一趋势。虽然从上周五开始,市场对中美贸易战预期升温,但实际上,从年初以来,美国明确上调关税的产品多数来自对美国逆差贡献度较低的部门,而从备忘录及特朗普表态来看,此次贸易保护可能主要针对知识产权领域,上述领域仅占中国出口份额的10%左右,因此实际影响不大。

  最后,人民币双向波动符合中国最终利益。无论是15年汇改开启的人民币贬值,还是17年央行主动引导的人民币升值,这种单边的升贬值,无论对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会带来过多不确定因素,因为一种趋势一旦形成,很容易大幅偏离均衡水平,造成资本市场的动荡。只有人民币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波动,才符合各国利益。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确实会导致人民币有一定的升值压力,如同80年代的日本。但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拥有广大而稳定的国内市场,使得历史上的每次中美贸易摩擦,最终都会以谈判而非贸易战的形式解决。而且,中国的资本市场也还不能实现完全的自由流动,根据不可能三角,中国政策当局完全有能力将汇率控制在一个合意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出现单边的大幅升贬值。

关键词阅读: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兑美元 美元指数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