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涨背后]恒生银行:美元弱势 人民币稳中有进

摘要
恒生银行环球市场交易主管许伟民认为,自2013年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先跌后升的走势。究其原因,中美两国的经济复苏步伐,以及货币、财政、贸易政策都与汇率走势息息相关。

  金融界网站讯 自17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持续上涨态势,并在近期大幅上涨,再度刷新811汇改后的新高。针对人民币最近大涨的走势,金融界外汇频道推出“顶级机构解读人民币走势及影响”系列点评,邀请行业专家为大家解读人民币上涨的背后的原因。

  点评专家: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交易主管 许伟民

  自2013年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先跌后升的走势。究其原因,中美两国的经济复苏步伐,以及货币、财政、贸易政策都与汇率走势息息相关。

  2013年底至2016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6.05下跌至6.95。导致人民币下跌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在经历环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率先复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由2013年的1.7% 加快至 2015 年的2.9%。对美国经济的乐观前景及联邦储备局利率正常化的预期推升美元,美元指数由2013年底的80.0上升至2016年底的102.2。第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前期因快速发展而累积的产能过剩、杠杆过高、库存过多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央强调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环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导致部分资本流出中国,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了压力。

  然而,201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跌转升,2017年全年上升约6%。 2017年以来,美国以外的主要经济体增长加快,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速均创下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令美元相对受压。同期,中国经济回稳,2017年中国GDP增长6.9%,是连降五年后的首次回升。中国人民银行的中性货币政策也同时为人民币提供了支持。

  近几个月来,人民币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再度刷新811汇改后的新高。我们认为有两个因素支持了人民币的快速上升。其一,去年12月美国通过税改法案,预计预算赤字将在未来十年中增加1.5万亿美元,令投资者对财政赤字的担忧增加。随后,十年期美国国债利率走高,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另外,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制造业、投资及消费均延续去年稳步增长态势,市场对中国经济信心上升。

  今年2 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旨在增加关税以减少进口,缩小贸易赤字。理论上,一方面,净出口的增加将促进美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鉴于美国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部分需求由国外转向国内,将拉动通货膨胀。从以上两方面看来,贸易摩擦都将加快联储局的加息步伐,进而推升美元。然而,从市场反应看,过去一个月以来美元指数仍窄幅震荡,未见回升趋势,可见美元仍然存在下行压力。

  因此,展望2018年,我们预期短期内人民币仍能维持强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6.0-6.2为短期顶部;中期走势视美元强弱而定,即使美元有所回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有一定支持,能保持于6.3-6.4。

关键词阅读: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兑美元 美元指数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已关注
圈子封面
热聊中:
进入投顾圈子进入投顾圈子
关闭 下载金融界app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