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致命危机!欧洲“生命线”莱茵河逼近断航
正面临几十年来最严重能源供应危机的欧洲祸不单行。作为连通德国和瑞士与欧洲最大海港——荷兰鹿特丹的“生命线”,莱茵河的水位已经降低至接近断航的水平,导致大量货品运输面临风险,加剧欧洲能源危机。
当地时间8月2日,德国联邦水路与航运管理局(WSV)数据显示,法兰克福附近市镇Kaub段的莱茵河官方统计水位降至23.6英尺(约合60厘米),为至少二十年来历年同期最低水位。
WSV预计,到本周六,Kaub段的莱茵河水位还将进一步降至18.5英寸(约合47厘米)。如果真降低至这一个水平,Kaub段水位距离驳船彻底无法航行仅相差2.5英寸(约合7厘米)。
2018年莱茵河的水位曾下降到低于当前水平,导致企业关键材料大量断供,据摩根大通估算,当年这一状况导致德国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减少0.4%。此次再加上俄罗斯停止向德国供应天然气,莱茵河的航运地位对于补充能源供应更加重要,水位降低料加大对德国经济的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月警告称,光是俄罗斯的断供就可能令德国今年的经济产出损失4.8%。
接下来,德国对于煤炭等燃料的需求预计将增加,从而加大运输需求。周一,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宣布,位于下萨克森州霍恩哈默尔地区的梅尔鲁姆煤炭发电厂即将重新连接至德国电网。受能源危机影响,德国联邦政府7月14日颁布法令,允许部分已关闭的煤炭发电厂和石油发电厂重新投入使用至2023年4月,以节省天然气。
然而,水位降低料推高运费,打击供应商积极性,同时推高能源价格。能源供应商EnBW AG声明称,由于受到“生命线”低水位的限制,船舶必须减少载重才能在莱茵河航行,当船舶不能满载时,需要更多的船舶来运输相同数量的货物。这导致运输成本正在增加,推升燃煤电厂的运营成本。
数据显示,当测量水位降至40厘米或以下时,载有商品的船舶驶过莱茵河Kaub段的经济成本很高。媒体指出,德国国内三分之一的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运输靠内河航运,占德国货运总量的5%到10%,而内河航运中约80%都依靠重要水运枢纽莱茵河。Kaub河段低水位可能激化欧洲能源危机,甚至刺激通胀进一步走高,促使欧洲央行更激进加息。
能源顾问公司Facts Global Energy的欧洲石油业分析师Josh Folds预计,莱茵河水运若中断将迫使企业寻找替代的陆上运输方式,比如铁路和货车运输,加剧本已失控的运输成本。现在将一些燃料运送到瑞士的成本超过每吨200欧元,至少是三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几个月前仅为25欧元。
莱茵河的低水位问题已经扰乱了贸易流动,限制了驳船可以携带多少燃料进入欧洲内陆。使用莱茵河进口石油燃料的瑞士正在释放其战略储备中的库存来解决燃眉之急。欧洲内陆部分燃料供应也受到德国、捷克共和国和奥地利炼油厂停产的阻碍。Folds表示:
“随着莱茵河运输中断,铁路和公路等替代方案看起来越来越昂贵,德国和瑞士很难在冬季降温之前建立柴油/柴油库存。”
更邻人担忧的是,这恐怕不是一个短期现象。德国国家气象局(DWD)的气象学家Andreas Friedrich认为,近期内形势不会缓和,因为长期模型预计,干旱的状况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持续。
关键词阅读:能源危机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