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7关口,续创2020年8月以来新低,现报6.9750

摘要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7关口,续创2020年8月以来新低,现报6.9750。

  金融界9月7日消息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7关口,续创2020年8月以来新低,现报6.9750。

  稍早时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8关口,现报6.9825。

图片0

  汇率走势:双向波动加大,不宜固守某一个具体数字

  财信期货研究分析表示,预计未来短期内不能排除美元指数继续提高的可能,因为主导此轮美元指数上涨的主要逻辑,是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对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影响的不平衡性,即冲突导致的供给和成本冲击,对欧英日经济的影响远大于美国,而欧元、英镑和日元在美元指数中的权重达到83.1%,进而导致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展望未来一段时间,俄乌冲突大概率还会延续,甚至不排除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意味着上述供给、成本冲击对美国和欧英日的不平衡性影响仍将持续,加上美联储近期对市场不断释放“鹰派”加息信号,可能刺激美元指数继续提高。

  美元指数的提高及其上涨预期,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存在被动贬值的压力。但主导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因素,除了美元升值外,更多地来自国内疫情及其影响下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预期。因此,未来人民币汇率面临内外部不同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方面,短期内主要受地缘政治冲突是否加剧、美联储是否激进加息、全球金融风险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债务风险是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加剧,都会提高美元指数,加大人民币被动贬值压力,反之则相反。内部因素方面,主要看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政策的优化、稳经济增长政策的进一步发力显效、跨境资金面对汇率的支持等。由于内外部因素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综合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会加大,固守某个数字的意义不大,应该发挥人民币汇率吸收内外部冲击的“缓冲器”作用。

  此外,预计人民币没有单边持续贬值的基础,双边波动是大概率事件。一是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整体处于持续优化中;二是前期稳增长政策进入发力显效期,加上新的增量政策也在出台,经济增长及其预期有望边际好转;三是货物贸易、直接投资对跨境资金面的支持可能比预期的要好一些,因为欧元区等经济体受能源危机冲击后,产业受到成本高企和原材料短缺等影响,我国出口仍具有较强的补缺口效应,全年出口好于预期的概率在增大。

  张明宏观金融研究:不必担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期内大幅贬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认为,在2022年,中国央行似乎已经开始有选择、有节制地启用逆周期因子来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迄今为止,与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相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依然维持了大致稳定,这意味着,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基本面并没有显著恶化,另一方面,逆周期因子的调节发挥了一定的效果。

  不过,正如我们此前的研究所指出的,逆周期因子的调节虽然能够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短期波动,但也会增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形成机制的不确定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汇远期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并不建议中国央行主要通过逆周期因子来稳定汇率。一旦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面临持续较快贬值压力,中国央行一方面应该容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适度贬值、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弹性,另一方面应该综合运用外汇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资本流动管理、前瞻性预期引导等手段来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简言之,即使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0,有关各方也没有必要担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大幅贬值。2022年剩余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在6.7-7.2区间内波动。如果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显著反弹,而美国经济增速步入衰退,那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显著反弹。

  做好汇率避险 不必过度关注是否破“7”

  央行年内二度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及时对冲人民币汇率单边走势。相比于测算外汇“降准”释放的美元流动性规模,其操作本身更具现实意义——向市场传递出不希望人民币汇率快速走贬的政策信号。

  尽管央行一再强调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但市场一如既往地十分在意关键点位。就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来说,对于能否快速突破“7”这个重要关口确实引起了市场颇多的关注和讨论,人民币究竟是否“后汇无7”,对市场情绪的短期催化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短期汇率走势的演变往往是由于关键点位的突破所诱发的市场预期的转变,这种情况下,基本面因素往往不被重视,投机交易反而短时间内占据上风,成为主导市场的力量。

  至于市场关注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否会突破“7”,正如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所说,“不要去赌某个点”,影响汇率短期变动的因素复杂多变,人民币汇率依然承压,企业与其赌单边趋势,不如做好汇率避险,避免让资金暴露在不断加大的汇率双向波动之中。(证券时报 )

关键词阅读: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兑美元 在岸人民币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