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大涨后回调 未来有望转向强势双向震荡格局!专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实现连续5个月上升。人民币汇率在强势上涨后迎来短期回调。本周一,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连破数道关口,均刷新2018年5月下旬以来新高。离岸人民币甚至一度升破6.55关口。

  自5月下旬以来,在岸人民币汇率自5月27日低点至今仍大涨8%,涨幅超过6100点。同样,离岸人民币汇率自5月27日低点起,涨幅更是超过6500点,大涨9%。

  此前,知名投行高盛最新报告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未来一年将进一步走强,“未来12个月目标为6.3。”业内人士也表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有着内外部因素的联合作用。前期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因素短期内仍将延续,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仍有望保持强势。但随着汇率的不断升值,其引发的“热钱”持续流入,以及对出口行业的影响也愈发引起关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认为,近几日美国大选不确定性降低、疫苗研发取得进展、美元等避险资产短期遭到抛售等因素,导致美元弱势,再度提升做多人民币的热情。虽然短期国内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人民币资产长期配置价值凸显等方面显示,人民币汇率仍有支撑。但从内、外环境趋势看,人民币本轮升势已接近尾声,随后有望转向强势双向震荡格局。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后续人民币汇率仍有升值空间,继续调高今年末至明年汇率波动中枢至6.5,波动区间为6.3-6.7。超预期升值可能来自实体部门集中结汇、美元超预期下行;超预期贬值可能来自地缘政治因素超预期,但这些情形出现并引发汇率大幅超调的概率并不大。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谭雅玲则提出,对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5月27日至今,人民币持续升值,期间尽管中国经济有数据向好的支持,但中国并非经济唯一正增长国家,并不足以支持人民币如此程度的升值。外贸方面,4-5月正是海外疫情暴发期,中国外贸企业订单不足,人民币贬值扩大;6-8月海外疫情相对舒缓,中国外贸订单和复工复产恢复积极向好,人民币升值加速;8月美元贬值1.3%、人民币升值1.8%;9月至今,美元贬值难以推进,稳定态势相对明朗,而人民币超乎寻常的升值,更压制中国政策初衷,为人民币贬值设置技术障碍与预期阻力。

  谭雅玲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恢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疫情发展尚不明朗,中国又处于“十三五”与“十四五”交替的关键时期,此时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们目标与目的的实现,也不利于经济升级换代的调整期和协同期。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偏激的人民币升值论不利于经济安全、进步与发展,人民币汇率规律与周期应顺应国情化和国际化。

关键词阅读:人民币汇率 离岸人民币 美元指数

责任编辑:窦晓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